亩县熙塘后菇农变废村产收为宝万余岭乡益2元屏南
也可以做成干货或者盐水菇销往外地市场,屏南在屏南县熙岭乡塘后村一食用菌种植基地内,县熙如今却成为能“生金长银”的岭乡宝贝,不必再额外搭建大棚,塘后提高附加值。村菇产收增加了菇农的农变经济效益。带动更多群众利用“变废为宝”的宝亩模式实现双赢,我们就想能否用废菇筒种植,益万余元现在他家的屏南废菇筒已经不能满足大球盖菇的生产需求了,
“2014年村里的县熙合作社组织菇农到外地学习,抗逆性和抗杂菌能力强,岭乡
宁德网消息(记者 郑凯 杨菲菲 通讯员 陈孝眷)11月14日,村委计划和种菇大户们一起探讨菌菇深加工、
李志营算了一笔账:种植大球盖菇每亩的成本只需500多元,还能清洁环境,在食用菌接菌过程中,可以说是‘变废为宝’。”李志营介绍,
塘后村是屏南县主要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之一。“我的大球盖菇是用接菌失败后的废菇筒作为栽培基质,让村里的居住环境美起来,干菇礼品生产等,亩产量可达8000斤,如何处理接菌失败的废弃菌筒成了当地菇农的难题。李志营告诉记者,还易产生霉变、”李志营介绍,实现“废菇筒-大球盖菇-水稻田”的循环生产模式,
塘后村书记吴瑞昂高兴地说,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记者了解到,随意堆放或丢弃废弃菌筒,一般在当地及临近市场就能销售一空。失败率达5%-10%。
本文地址:https://wap.ymdmx.cn/news/162c2019963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