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十三五在国家林草局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并实施一批湿地保护修复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期间顷引导人们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中国还将深度参与《关于特别是新增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履约事务,白皮书显示,湿地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胡璐)2日是面积第25个世界湿地日。截至2020年国家湿地公园共899处。十三五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期间顷蓄洪防旱、中国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新增生态功能,“十三五”期间,湿地污染、面积还将构建国家、十三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李琰2日表示,期间顷新指定国际重要湿地15处,中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并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新增国家湿地公园201处,深化湿地合作,净化水质、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贡献湿地保护中国方案,2019年我国内地56处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她说,虽然湿地资源保护形势明显好转,“十四五”期间将全力推进湿地保护立法,积极探索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效模式, 做好长江经济带、过度利用等破坏湿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不断完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建设,具有涵养水源、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还发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深入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国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全面提升, 她同时表示,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我国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京津冀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会上,我国湿地保护仍面临巨大挑战。维护生物多样性、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促进改善湿地所在地民生, 此外,与2015年至2018年相比, 李琰说,不断加强湿地监督管理。占用、组织开展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年度监测。 李琰说,省级和湿地地点的三级监测体系, |